暑期社会实践|工商管理学院开展大学生暑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

发布者:团委发布时间:2024-07-10浏览次数:10

暑期社会实践|工商管理学院开展大学生暑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

推普助力振乡村

学思践悟担使命

为激励广大青年学生融入社会,塑造敢于实践的进取精神,提升社会实践能力,积极构建社会组织与基层团组织的紧密联系与高效协同,引领大学生立志成为有抱负、勇担当、耐艰辛、愿拼搏的新时代优秀青年。78日工商管理学院来到帽儿山镇孟家村组织开展“推普助力振乡村,学思践悟担使命”大学生暑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。

坚守红色初心,铸就青春梦想

工商管理学院志愿服务队向大家弘扬了民族精神,把红色文化引进乡村、走入学生的心灵,积极营造了红色氛围,把红色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。随后,志愿者们和村民们在电脑上一起观看了红色主题的电影,用红色文化引领他们健康成长,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。通过讲解和观看短片,他们纷纷表示出生在和平年代的我们,弘扬民族精神已然不需要我们如革命先烈般在战场上抛头颅,洒热血,但是革命先烈的种种精神,我们不能忘怀。我们要“树立理想,勤俭节约,谦虚谨慎,不怕困难,自强不息”!

推广普通话,共筑沟通桥

工商管理学院志愿服务队向大家强调了普通话的重要性,把规范的语言传播到乡村、深入学生的内心,积极营造了良好的语言环境,把语言规范转化为交流优势。随后,志愿者们和村民们一起进行了普通话的朗读练习,用标准的普通话引领他们提升交流能力,培养他们自信流畅的表达习惯。通过练习和互动,他们表示在当今时代,推广普通话已然不只是在学校和正式场合的要求,在日常生活中,规范的语言交流,我们不能忽视。我们要“多说多练,大胆表达,积极推广”!

筑牢防诈防线,保障平安生活

工商管理学院志愿服务队向大家普及了防诈知识,把防范意识带进乡村、植入学生的脑海,积极营造了警惕的反诈氛围,把防诈技巧转化为自我保护能力。随后,志愿者们和村民们一起分析了各种诈骗案例,用真实的案例引领他们增强防范能力,培养他们敏锐的识别能力。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,村民了解到筑牢防诈防线已然不是可有可无的选择,面对层出不穷的诈骗手段,高度的警惕心,不能放松!  

科技赋能农业,助力乡村振兴

工商管理学院志愿服务队向大家展示了科技的力量,植入农民的生产实践,积极营造了科技创新的农业氛围,把科技成果转化为农业生产力。随后,志愿者们运用电脑进行PPT展示,用实际的操作引领他们提升生产效率,培养他们科学种植的观念。通过现场操作和指导,身处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的村民深知,运用科技赋能农业已然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,为了实现乡村振兴,积极接纳新技术,不能迟疑!

 “纸上得来终觉浅,绝知此事要躬行”。此次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内容丰富且意义重大。于红色精神宣讲活动中,安排学生走进农村家家户户,丰富乡村文化生活,在实践中讲述精彩的新时代篇章。在普通话宣传活动里,志愿者对当地居民进行了普通话的朗读练习,用标准的普通话引领他们提升交流能力。防诈安全讲座也同步开展,组织学生深入农村,制作防诈骗宣传海报,向身边人进行防诈骗宣传,传递正能量,倡导新风气。科技助农活动同样成效显著,引领工管学子贴近基层群众,助力解决农村地区农业产业发展的难题。我院学子一致表示,将全力追逐梦想,运用所学专业知识,为乡村发展添砖加瓦。未来,工商管理学院会持续投身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,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道路,铭记“三下乡”的收获,引领工管学子用实际行动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,燃烧青春热情,绽放青春光彩。